1)237 烫手的山芋(上)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克维为什么要难为季霍米罗夫呢?这么做就是故意刁难知识分子,似乎跟李晓峰的初衷背道相驰吧?

  不过还是那句老话,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马克维没有虐待倾向,更不存在对知识分子的阶级仇恨。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他也不会出此下策的。

  那为什么会万不得已呢?那还得从头说起。一开始马克维觉得李晓峰交代的任务并不是特别难,不就是几个臭老九吗?三顾茅庐许以厚利,还不怕请不来?

  事实证明,马克维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有时候知识分子还真是“不识抬举”的,他好心好意的上门请人,但结果不是吃闭门羹,就是被直接当面拒绝。反正马克维是碰了一鼻子的灰,被文化人的酸腐气虐得欲仙欲死。

  折腾了几天,名单上的人一个都没有请回来。这下马克维着急了,他的前程可全在老朋友李晓峰的一念之间。如果他办事的方式让老朋友高兴、开心,那么大红大紫前途不可限量。但如果把事情办砸了,虽然不至于立刻被打成反革命蹲黑狱,至少也会落个冷处理的结果。

  马克维可不想蹲冷板凳,所以为了自己的前途,他也不得不想一些歪招了,直接去抓人那肯定是不行的。虽然名单上的这些人多少都有一点儿跟资产阶级和右派分子挂钩,但这些专家、学者在国内的名头还是不小的。哪怕是契卡都得多掂量掂量,找茬不是不可以。不过得师出有名。

  想来想去。马克维就只能先礼后兵。打着契卡的名头,给这帮货发了征召令,名义上就是召集这些专家学者坐在一起,研究和解决困扰布尔什维克军工生产方面的问题。

  这个借口应该说找得很巧妙,现在布尔什维克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那就是军事方面的问题。只要是跟这个沾边的,那肯定是优先处理。而且这个借口也完全有理由,召集专家们对军工生产进行专家会诊,难道不对?

  哪怕是托洛茨基这种青睐旧军官、旧知识分子的大佬都不敢说这么搞不对。连党内最大的反对派头子都没话说。其他的人还敢说什么?

  当然,这么搞也还有另一个问题,如果这些专家和学者们响应了契卡的征召令,人家来了,那企图不是落空了?毕竟李晓峰的本意是让这些人为我所用,而不是让他们来开个研讨会就回家的。

  不过这真是个问题吗?对于厚黑的某仙人来说,只要人来了,那就不要想走了。研讨会不是不可以开,但是要开得有意义,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研讨会。某仙人是绝对不会开的。

  说明白一点儿吧,这些专家学者来了。那就等于是钻进了李晓峰的笼子,在没有解决某仙人需要解决的那些问题之前,他是不介意让研讨会一直开下去的。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