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8 一声巨响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晓峰确实不打算近期在希腊做点什么,不是他不想,而是实力实在不允许,虽说现在的苏联进行了广泛的动员,但是德国人带来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在没有击败德国之前,不可能将宝贵的预备力量放在其他方向。

  比如说这次短暂的在土耳其部署三个集团军就是东拼西凑的产物,这些新组建的集团军战斗力很那啥,哪怕他们明面上的番号是经过卫国战争考验的老集团军,但和军委知道这就是障眼法。而且这三个集团军也不能长久的部署在土耳其一线,最迟不过1943年年底,他们就得返回对德前线。现在将他们部署在土耳其仅仅是战略威慑以及新兵训练而已。

  不过这对李晓峰来说已经足够了,反正他也没打算真的在土耳其动手,他不过是想将英美的注意力吸引到土耳其,让他们暂时忘记希腊那一头。这也就是传说中的转移视线。

  应该说李晓峰的办法取得了效果,英美果然死死的盯着土耳其,不断地做调解,而他们绝对想不到,就在他们为了解决危机而四下奔走的时候,kgb的触角已经深入了克里特岛,在本地东正教会的帮助下,一只民兵武装悄无声息的在壮大。

  暂时先不管巴尔干和中东那一头,那边暂时没有新棋可走,回到卫国战争的战场,让我们看看战场上的形势。

  北线波罗的海一线仍旧是相持状态,北方集团军群和东普鲁士以及苏联红军依然在大眼瞪小眼,反正是谁也奈何不了谁。估计这种相持状态还会长久的持续下去,直到南方战线上的决战分出胜负为止。

  中线白俄罗斯一线,中央集团军群的日子并不好过,随着战略进攻的溃败,战线大幅度收缩,北部明斯克一线的德军被迫放弃对明斯克的攻击,转入防御。而南线更是从戈梅利一线大踏步的后退到了米卡舍维奇。

  中央集团军群不光是被迫转入防御,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有生力量遭到沉重的打击。大量的装甲部队被消灭,导致中央集团军群几乎变成一只纯粹的步兵集团军。

  而更可怕的是此消彼长之下,红军的力量却在快壮大。此时,在白俄罗斯境内红军拥有三个方面军。分别是白俄罗斯第一、第二和第三方面军,指挥官分别是特里安达菲洛夫、罗科索夫斯基和切尔尼亚霍夫斯基。

  这三个方面军实力有强有弱,强的是白俄罗斯第一和第二方面军,这两个方面军都拥有五个集团军的兵力,还配属了很强大的前线航空兵支援。至于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更像是战略预备队的角色。该方面军仅有三个集团军,而且大部分都是新组建的。

  其中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负责从明斯克一线起攻击,而罗科索夫斯基的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则负责南线,呈

  请收藏:https://m.dag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